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宜昌市夷陵区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15 11:04 浏览次数:

  一、2024年提案工作质效

  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全体区政协委员、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决策部署,积极通过提案履行职能职责,提出提案188件,经审查,立案145件,占收到提案总数的77.1%。所立提案中,经济类60件,占41.4%;社会类 61件,占42.1%;文化类9件,占6.2%;生态文明类9件,占6.2%;政治类6件,占4.1%。其中,集体提案19件,占13.1%;个人提案77件,占53.1%;联名提案49件,占33.8%。所立提案与六届三次会议需二次办理的17件B类提案,一并交61家单位办理。截至2024年12月底,办复率100%,所提意见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106件,占73.1%;列入计划正在逐步解决的33件,占22.8%;因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且作了说明的6件,占4.1% 。委员满意率100%。二次办理的17件提案中,有12件转化为A类,还有5件继续办理。总体看,提案紧扣全区党政大事、发展要事、民生实事,选题准、站位高、分析透、建议实,凝聚着提案者的心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奋进“双千百强”、引领宜昌主城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一)紧扣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聚合力。委员们聚焦“2+1+1”产业体系布局,就新材料、矿业经济、旅游康养等方面提出建议。徐晓菲、张瑜、谭圆圆等委员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区经信商务局会同区科技发展中心、区招商局等单位深入企业,了解需求,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将楚能新能源、宏裕包材纳入全省第一批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获批资金1150万元。温大智等委员提出抢抓机遇,加快建成夷陵建筑产业集群的提案,区住建局认为很有参考价值,会同经发控股集团、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财政局组织研究,到相关企业听取意见20多次,帮助企业提能升级,及时组织银企对接,77家建筑企业获银行授信109亿元,中核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成为区内首家晋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李敏菁等7名委员关于提高G348三峡公路流量助力夷陵旅游的提案,区文旅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融媒体中心认真采纳其建议,借助抖音、网红扩大宣传,策划制作了大量微视频,全年被央视、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报道12次,有效提高了G348三峡公路在全国影响力。丁琼、杨隽等委员关于解决矿山企业人才短缺问题的提案,区人社局会同区矿管办、樟村坪镇政府邀请多名专家到现场“会诊”,形成了“引、育、留、储”四字解决方案,当年举办招聘活动21场次,为企业引才604名,培训在岗技工733人,培育中、高级技师19人。

  (二)紧扣承接宜昌北拓谋新举。委员们高度关注夷陵城镇空间布局和集约发展。区直一委员活动组围绕主城北拓提出了“路网先导、园区引领、服务配套”三个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和乡镇协同办理,积极谋划项目100多个,加快鸦龙塔片区路网建设和园区配套,港窑路二期建成通车,小鸦路市政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区直二委员活动组关于打造人民满意公交的提案,区交通运输局、区住建局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完成了全区城市公交线路调整优化,新建50个公交候车亭,2024年11月2日起,23路公交正式开通至夷陵万达广场,串联起城区多个商圈,受到沿线市民和商户好评。李致学委员关于三峡大道夷陵城区段尽快实现路灯一体亮化的提案,区综合执法局、区住建局高度认同,多次到市直部门汇报沟通,已通过委员提案进一步向市里反映,推动该项目尽快实施。乐天溪委员活动组提出的抢抓新通道机遇,加快坝库区一体化发展的提案,区协调办会同区直相关部门和坝区三镇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接争取,将三峡翻坝高速至靖江溪综合码头连接线、江北翻坝高速至菜籽坝港口连接线、杨家咀立交等11个路网还建及配套项目纳入了《新通道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同时加强三峡生态国际旅游岛等重点产业项目的谋划、争取、招引。

  (三)紧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献良策。委员们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田水利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郑盔甲、邓朋洲、卢方军等委员聚焦茶产业提档升级,提出提案7件,大部分建议在《夷陵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中得到吸收和采纳。下堡坪委员活动组关于擦亮“天麻之乡”金字招牌,做强乡村产业支撑的提案,受到区农业农村局重视,在“五链一体”资金中安排1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天麻蜜环菌自动化生产设备。宋志武、陈志伟、李军等委员就小田并大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出提案2件,区农经管理部门多次与提案人进行沟通,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为线上平台管理,利用高标农田建设、全域国土整治项目新增小田改大田面积4500亩,实施社会化服务项目8.95万亩。周三新等委员关于给予村干部更好待遇的提案,区财政局会同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对各乡镇、周边县市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向区政府提交了村干部薪酬待遇调整建议方案,经区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于2025年1月1日起执行,村(农村社区)干部基本工资、社会保险补贴较之前大幅增加,极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四)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真言。委员们围绕群众呼声意愿,就市政建设、青少年成长、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马宁、毛启明、陈华军、曹光琼等委员聚焦城区停车难问题,提出提案6件,区综合执法局、区公安局与有关单位多次到现场踏勘会商,采取多种措施挖掘停车资源,新增城区停车场7个、停车泊位621个。陈新峤、李卫平等委员关于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管的提案,区卫健局会同区医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对全区169家医疗机构进行分析研判,从监管、整治、宣传、培训四个切口入手,整改问题19个,全面加强药事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体系。卢光涛、易金燕等委员就发展银发经济、加强养老服务提出提案3件,区民政局会同有关单位加快办理,新建“幸福食堂”20家,新增龙泉、雾渡河、三斗坪、黄花4家养老综合体。陈琼玉、习长玲等委员就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救扶工作提出提案,区教育局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全区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各学校配备了心理辅导室,发展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38人,建立了相关机制,并在2024年8月联合区委政法委、区妇联召开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协调各方力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五)紧扣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出实招。委员们聚焦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小溪塔委员活动组关于疏导结合化害为利,打造宜昌避暑胜地亲水乐园的提案,小溪塔街办会同区水利湖泊局等单位密切配合,疏浚下牢溪河道8公里,改造漫水桥7座,完成了3处地灾隐患治理,并在重点防汛区域安装了15套预警高音喇叭、75套入户报警器,旅游、文化、道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也在抓紧谋划推进。刘先明委员提出规范保安服务行业促进健康发展的提案,区公安局指导督促全区245家内保单位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了安全防范措施,并对非法保安经营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杨兴国、黄代学委员建议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源头治理的提案,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区住建局等部门开展了执法检查,并将房地产开发项目增设专用排烟管道建设的建议上报市住建局,积极推动相关标准规范的修订。白云静、陈鸾凤委员关于烟火YEAH巷提档升级的提案,经发控股集团认为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与会办单位推动该片区场景和业态不断丰富,消费热度持续提升。黄定萍委员关于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的提案,区司法局会同区委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创新推出安叔说吧、“典”亮乡村民法典情景剧等法治惠民品牌,将法治宣传融入基层治理,社会反响良好。

  二、2024年提案工作特点

  回顾过去一年,提案工作呈现鲜明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始终”:

  (一)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区委高度重视提案工作,区委常委会听取审议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全体区委常委主动领办提案12件,其中区委主要领导领办关于优化“两坝一峡”旅游产品供给,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核心区的提案,专门听取主办单位办理情况汇报,目前,黄陵庙夜游建成对外开放,三峡•艾美酒店签约落地并开工建设。区政府主要领导在政府常务会、政府工作例会上2次研究推进提案办理工作。区政协党组将提案提交情况纳入委员履职评价体系,党组书记万犁昌4次就重点提案办理组织专题协商,每名副主席牵头负责的大会发言都转化成重点提案。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协提案委合力分办交办提案。办理单位大员上阵,细化方案,全部落实了承办责任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

  (二)始终把提案质量摆在提案工作首位。坚持科学选题,根据全市参考选题目录,结合区委、区政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及时拟定下发了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案征集要求、选题参考目录,为委员开展调研、撰写提案提供指导帮助。坚持严格审查,从严掌握立案标准,实行全会提案组工作人员初审、提案委会同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复审、提案委员会全体会议终审的工作机制,把牢立案质量关口,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通过电话与提案人进行了沟通。坚持联系指导,提案委联合各专工委,到部分委员活动组进行座谈讨论,推动委员下沉调研,有针对性指导策划一批提案,从源头加强提案质量管理。

  (三)始终突出办理成效加强协商协同。建立重点提案领办督办机制。区委、区政府领导人人领办重点提案,8件大会发言全部纳入重点提案管理,共领办重点提案19件。办理过程中,区政协提案委会同区政府督查室组织了中期检查,到各承办单位督促了提案办理进度。建立集中见面协商机制。提案办理正式答复前,主席会议专门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统筹安排提案办理集中见面协商工作,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参加并给予现场点评指导,各主办单位、委员活动组累计召开集中见面协商会14场次。建立“一线协商”联办机制。把提案办理与调研视察、知情明政、民主监督结合起来,2024年4月底,区政协办公室会同有关专工委合力开展“委员零距离•助力茶经济”一线协商,聚焦茶产业现状和春茶产销,调研了坝库区组团乡镇的部分茶企、茶商、茶农,围绕做好“三茶”统筹文章,形成了推动夷陵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出台政策措施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促进了有关茶产业发展提案的办理落实。在办理关于加快推进玛瑙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提案过程中,区政协相关专工委组织部分委员于2024年9月下旬对5个项目现场进行了监督视察,针对今后建设发展又提出了十多条建议,促进了办理工作的精准有效。

  (四)始终坚持跟踪问效形成工作闭环。抓实二次办理。把六届三次会议列为“B”类的提案,与六届四次会议立案提案一体交办督办、一体跟踪问效。龙泉镇政府和有关单位持续办理李晨委员提出的服务高铁新城建设,助推夷陵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累计完成土地征迁5568亩,拆除房屋387栋,完成花溪路等重点配套项目投资53亿元。开展双向评价。采取网上评、见面评、推荐评等多种形式,推进委员评提案办理质量、主会办单位评提案质量,共评选优秀提案30件、先进承办单位10个、先进承办个人15名。加强宣传推介。持续开办《提案追踪》栏目,筛选5个有代表性的提案,突出宣传办理效果,分别在省市区有关媒体刊登播出。区政协办公室将部分提案办理过程转化成案例,有5件入选市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典型案例。

  当前提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少数委员“不调研不提案”的意识不强,部分承办单位办理力度还不够,提案工作有些机制还需优化,这些问题今后将着力加以改进。

  三、2025年提案工作建议

  为使提案工作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议2025年的提案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提案工作放到全局中谋划。始终胸怀大局,把加快融入主城、引领主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在夷陵落地落实作为主线,做到党委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提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更好发挥提案在服务中心大局中的作用。聚焦三峡(坝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综合试验区建设、城市产业双集中发展、强县工程、民生实事等,立足区委区政府2025年工作目标、重点,按照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委员所长,找准切入点,以高水平建言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不懈提升提案质量。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按照选题准、分析透、建言实的评价标准,打造精品提案。推动委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区之大事、民之关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争取提出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提案,使委员的真知灼见更好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进一步细化提案参考选题目录和征集要求,及时组织各委员活动组组长培训,加强提案撰写指导。严格提案审查,将立案关口前置,强化与提案人、涉关部门多形式协商,促进提案质量整体提升。

  (三)完善提案办理机制提升办理实效。将提案办理与政协其他履职活动充分结合,推动相关建议落实。加强与上级提案委的沟通对接,发挥市区联动优势促进提案办理。加强与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的联系,开展重点提案办理检查督办。加强与承办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办理进度,做好正式答复指导。继续坚持区委区政府领导领办、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督办重点提案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提案办理工作回头看,重视B类提案二次跟踪办理,完善双向评价机制,实现提案工作全链条闭环管理。

  (四)加强提案工作统筹和服务保障。准确把握提案工作政治属性和基本规律,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加强提案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加强提案工作协商,促进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工委、各委员活动组联系互动,深化提办各方交流,扩大委员知情明政渠道,将协商民主贯穿于提案提、立、办、督、评全过程,不断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